行业动态 | 2025-09-16

SMT回流焊工艺核心解析

1. 摘要

本文件旨在系统性地介绍表面贴装技术(SMT)中的核心工艺——对流回流焊(以下简称回流焊)。内容涵盖其基本原理、设备关键构成、核心工艺参数(温度曲线)的解析以及应用范围。本文档是理解和优化回流焊工艺的基础,适用于工艺工程师、生产管理人员及所有相关技术从业者。

2. 回流焊简介

回流焊是通过重新熔化预先印刷在PCB焊盘上的锡膏,从而实现表面组装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PCB焊盘之间机械与电气连接的一种焊接工艺。它是SMT制程中的关键环节,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焊接质量与可靠性。

基本原理: 将贴装好元件的PCB板置于回流焊炉中,传送带带动PCB依次通过炉膛内各个温区,经历预热、保温、回流和冷却四个阶段,使锡膏经历加热、熔化、润湿、冷却凝固的过程,最终形成永久性的焊点。

3. 回流焊炉基本结构

一台典型的对流回流焊炉由以下部分构成:

加热系统:包含多个独立的加热温区(通常6-13个),每个温区可通过发热管和风机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。

 

传送系统:由耐高温的Mesh网带或链条导轨组成,以恒定速度输送PCB通过整个炉膛。

 

冷却系统:位于炉体出口端,通过强制风冷或水冷热交换器,对完成焊接的PCB进行快速可控的冷却,形成细密的焊点晶粒结构。

 

控制系统:PLC或工业计算机,用于设置和存储各温区温度、传送带速度、气体流量等参数,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。

 

氮气保护系统(可选):向炉腔内注入高纯度氮气(N₂),降低氧气含量,以防止焊接过程中的氧化,改善焊点的润湿性和表面光洁度。

 

4. 回流焊温度曲线解析

温度曲线(Temperature Profile)是回流焊工艺的灵魂,它描述了PCB上某一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。一条优化的曲线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前提。其可分为四个关键阶段:

典型回流焊温度曲线图

 

 

 

 

 

温度 (°C) |

          | Preheat  Soak/保温      Reflow/回流       Cooling/冷却

          |   /-->---|------------->|峰值温度         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|  /       |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| /        |            / 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|/         |           / 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|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|-------------|-----> 时间 (s)

          升温区     保温区            回流区          冷却区

 

预热区(Preheat Zone):

 

目的:使PCB和元件均匀升温,激活焊膏中的助焊剂,蒸发部分溶剂。

 

关键参数:升温速率通常控制在1.0-3.0°C/s。过快会导致元件热应力开裂和焊料飞溅;过慢则使助焊剂过度挥发。

 

保温/活性区(Soak/Activation Zone):

 

目的:使PCB上不同大小、质量的元件温度趋于稳定,减少温差。助焊剂在此阶段彻底清除焊盘和元件引脚表面的氧化物。

 

关键参数:温度通常维持在120-160°C之间,时间约为60-120秒。

 

 

回流区(Reflow Zone):

 

目的:将焊膏加热到熔点以上,使其熔化、润湿焊盘和元件引脚,形成金属间化合物(IMC),实现冶金连接。

 

关键参数:峰值温度(Peak Temperature):通常比焊膏熔点高20-30°C(例如,对于SAC305焊膏,熔点217°C,峰值温度需达240-250°C)。

 

液相线以上时间(Time Above Liquidus, TAL):通常要求为30-90秒。时间过短可能导致焊接不充分;过长则IMC过厚、增加脆性,并可能损坏元件或PCB。

 

冷却区(Cooling Zone):

 

目的:使熔融焊料凝固成型,形成可靠的焊点。

关键参数:冷却速率通常控制在2-4°C/s。适当的冷却速率可以形成细密的微观焊点结构,提升机械强度。

 

5. 氮气(N₂)保护的应用

在回流焊中注入氮气(将炉内氧气含量控制在1000ppm以下,甚至<100ppm)可带来显著好处:

 

减少氧化:显著改善焊点的润湿性,提高焊接质量。

提高焊点光亮度和一致性。

允许使用更低的活性助焊剂,减少后续清洗的残留物。
尽管会增加运营成本,但在焊接BGA、CSP、细间距元件或使用低固含量焊膏时,氮气保护几乎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

6. 优势与应用范围

 

优势:

成熟稳定:技术非常成熟,工艺窗口宽,易于控制。

高效高产:可连续生产,效率极高。

成本效益高: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相对于真空回流焊更具优势。

适用范围广:覆盖了消费电子、家电、汽车电子、工业控制等绝大多数应用场景。

 

 

局限性:

在焊接存在“气穴”效应的元件(如QFN、大尺寸BGA、功率模块)时,难以彻底消除焊接空洞(Voids)。

对于极端热敏感或超大尺寸的PCB,热均匀性控制是一大挑战。

 

7. 结论

对流回流焊是电子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石工艺。深刻理解其设备原理、精准掌控温度曲线,是保障SMT生产良率与可靠性的关键。它以其卓越的性价比和稳定性,继续支撑着全球绝大部分电子产品的制造。

对于绝大多数常规应用,优化后的对流回流焊足以提供完美可靠的焊点。而当面对更高可靠性的需求(如超低空洞率)时,则可考虑我司提供的真空回流焊解决方案作为技术升级。